两天两艘,领航全球!中国船舶工业向“绿”而行
长江入海口,两艘巨轮相继驶向蔚蓝,它们承载的不仅是液化天然气,更是中国船舶工业绿色转型的决心与智慧。
10月30日与31日,中国船舶工业迎来了一个里程碑时刻——我国自主研制的两艘第五代LNG大型运输船相继交付。
这两艘被誉为“海上超级冷冻车”的巨轮,一次满载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可供上海市居民使用半个月。
在全球航运业面临 decarbonization 压力的背景下,中国船舶工业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向“绿”而行,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在全球绿色船舶领域拿下了近七成的国际订单。
01 绿色船舶:中国答卷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浪潮中,航运业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
2025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明确了净零框架,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国际航运的碳中和。
面对这一紧迫任务,中国船舶工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从氨燃料发动机到全电动智能集装箱船,从甲醇双燃料到液化天然气,中国绿色船舶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交通运输部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队已超过1000艘。
02 技术突破:从追赶到领跑
第五代LNG船的技术突破是中国船舶工业绿色转型的缩影。
这两艘17.4万立方米的LNG运输船,集全球最新设计理念、最优技术装备和最强环保性能于一身。
它们配置了全球首套再液化装置和国内自主研发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能有效降低船舶航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和LNG消耗,提高能效。
安装的避碰系统,能自动规避近距离航行中的船舶,极大提高航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国船舶工业不仅在动力系统上创新,还在船舶效率上精益求精。
中国船舶集团大连造船为地中海航运公司建造的“Maria Cristina”号,其能效设计指数(EEDI)比基准线低65.5%。
03 建造效率:一年磨十剑
技术突破带来了建造效率的大幅提升。
“十四五”期间,中国LNG船的多项技术实现了国产化突破,建造效率显著提高。
沪东中华建造一艘大型LNG运输船的生产时间由过去的30多个月缩短到17个月。
截至目前,沪东中华手持LNG船订单已达50多艘,同时在建24艘,今年全年有望交付大型LNG船11艘,将再创全国单年交付数量新纪录。
中船集团沪东中华工艺技术研究所所长黄云峰感慨道:“过去我们沪东人‘十年磨一剑’,现在我们要‘一年磨十剑’。”
04 市场认可:全球近七成订单
中国绿色船舶的技术和质量赢得了全球船东的认可。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25年6月,中国已承接全球近七成的绿色船舶订单,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8.8%,船舶工业利润率达到9.71%,创近十年新高。
在沪东中华造船厂,2025年接到的绿色船舶订单占比已超过80%,是近5年最高水平。
船型覆盖集装箱船、LNG运输船等主力船型,燃料也从液化天然气拓展到了甲醇、液氢等,呈现高端化、绿色化趋势。
05 全产业链发展:从“制造”到“智造”
中国绿色船舶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船建造上,更体现在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上。
以LNG船为例,沪东中华作为产业链“链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进步。
在其引领下,国内LNG船配套供应商从最初的20多家发展到130多家,形成数百亿产值的配套市场。
大型LNG船的国产化配套能力达到80%以上,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共赢发展。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表示:“中国是目前全球各国中唯一一个能够全谱系生产产品,满足海事工业各方面需求的国家。”
06 政策支持:描绘绿色蓝图
中国绿色船舶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前瞻性的政策支持。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在2023年底,中国发布了《船泊工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旨在建立船舶行业的绿色发展体系。
相关政策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将是中国船舶工业应对全球航运业绿色变革、扩大产业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
07 基础设施:配套绿色发展
随着绿色船舶数量的增加,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中国主要港口正在积极布局绿色燃料加注设施。
大连港等主要港口正在积极建设绿色燃料加注中心。
辽宁港口集团CEO李国锋表示,依托对绿色海洋燃料的强劲需求,集团正在加速建设存储、转运和加燃料中心。
他预计三年内实现年处理400万吨绿色甲醇的能力。
这一配套基础设施的发展,将为绿色船舶的运营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推动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
黄浦江畔,沪东中华的船坞里依然焊花飞溅。24艘LNG船同时在建,订单已排至2029年。
放眼全国,从大连到广州,从上海到武汉,中国造船厂正开足马力,将一艘艘绿色巨轮送入海洋。
“中国是目前全球各国中唯一一个能够全谱系生产产品,满足海事工业各方面需求的国家。”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说。
绿色船舶赛道上,中国已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