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港市通过完善产业链、加强技术研发、拓展市场等举措,绘就了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具体如下:产业规模与产业链建设:贵港市已落户电动车企业100多家,形成了年产500万辆两轮电动车、50万辆三轮电动车、500万台(套)新能源电动车零部件的产能,本地配套率达80%,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集群体系。产品涵盖两轮、三轮、四轮整车及车架、电机、塑件、线束等零配件,2022年被工信部纳入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政策支持:2024年4月,贵港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贵港市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2+4”工作举措(2024年上半年版)》,将做优做大新能源电动车特色产业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印发了《贵港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致力于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集群。招商引资:贵港市出台《贵港市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针对产业链中的弱项、缺项开展精准招商。2023年以来,新签约新能源电动车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29.945亿元。至2026年,力争招引不少于5家电动车生产企业以及电池、轮胎和电机生产企业落户贵港,总投资额100亿元以上。园区规划和建设:贵港市编制规划建设现代化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通过专家评审。同时,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园博大道南半幅基本实现通车,西十七路等临时便道建成投用。此外,还成立了中共贵港西江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等,实行“管委会+服务中心+公司”的运营模式,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平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内已成立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贵港市星迈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共服务平台。星迈孵化器是广西首家产业链孵化器,截至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32家,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同时,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6家企业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1家企业获认定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与品牌建设:贵港市建成自治区级以上研发平台12个,主导参与制定新国标行业标准15项,企业在智能续航、轻量化等关键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育了元帅、绿豹等本土品牌,爱玛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源获评自治区链主型龙头企业等,“好电车,贵港造”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市场拓展:贵港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实施的机遇,推动新能源电动车产品出口至希腊、泰国、越南等国家。2025年1-7月,全市电动车及零配件出口额达243.94万元,同比增长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