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随着开采而逐渐减少。在油气田的生命周期中,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开发阶段,包括勘探、开发、生产以及最终的弃置和恢复阶段。其中,“一次采油阶段”通常指的是利用初次开采技术从油田中提取原油,这包括自然压力驱油和辅助增产措施,如注水或注气等。 
 
随着油田的持续开采,地层中的原油会逐渐被移走,导致地层压力下降,自然产能减弱。因此,为了维持或增加产量,油田会进入“二次采油阶段”。在这个阶段,采用更为复杂和成本较高的增强采油技术(EOR)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这些技术可能包括热驱(如蒸汽驱)、化学驱、气体注入(如CO2驱)等。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海域在产油气田中,只有27%处于一次采油阶段,而高达67%的油气田已经进入了二次采油阶段。这意味着大多数油气田都在使用更为高级的技术以尽可能多地回收剩余的原油。随着技术的进步,采油效率有所提升,但这同时也反映了全球油气资源的日益紧张。随着现有油田的逐步枯竭,油气公司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油田,并且开发新技术来提高旧油田的采收率,以满足全球对能源的需求。然而,这种做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可持续性挑战,因为非可再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气候变化。因此,开发替代能源和实施节能减排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