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婚姻亮红灯!‘法官妈妈’赴中缅边境接回孤独症儿童”是新湖南报道的一则新闻事件。该事件讲述了一段中缅跨国婚姻破裂后,法官为保障孤独症儿童权益,将其从缅甸接回中国的暖心故事。具体情况如下:跨国婚姻破裂:华容县人曾某于2018年在缅甸务工时,与缅甸女孩小美登记结婚,婚后回到岳阳,女儿小月出生。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工作压力、文化差异和生活琐碎等问题,导致两人矛盾不断。2021年5月,小美带着两岁多的小月返回缅甸。2023年,曾某向华容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婚生女孩由小美抚养,曾某不服上诉至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恳请变更女儿抚养权。法官介入调解:案件交到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张兰手中。考虑到小月是中国公民,在缅甸就医、就学困难,且被诊断为孤独症,急需科学干预和治疗,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出发,由曾某在国内抚养更为合适。张兰多次通过微信联系小美调解,经过长时间沟通,2025年春节,小美同意将孩子抚养权交给曾某。随后,双方达成线上调解共识,解除婚姻关系,小月由曾某抚养,抚养费由曾某负担。接回孤独症儿童:调解达成后,如何将患有孤独症的小月安全接回中国成为新挑战。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专案工作领导小组,联系云南省瑞丽市人民法院、岳阳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等部门了解政策,并指引曾某和小美办理相关手续。3月18日,张兰等法官在云南瑞丽中缅边境口岸等候交接。当天恰逢小月6岁生日,法官们准备了卡通图案蛋糕。小月起初因环境陌生哭闹,经张兰安抚后逐渐平静,最终顺利回到父亲身边。后续关怀帮助:回国后,小月被确诊为重度孤独症伴随极重度发育迟缓。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起爱心捐款,为小月筹集19378元。法院还与市妇联携手,联系特殊教育学校,让她获得专业教育。张兰主动成为小月的“法官妈妈”,时常通过电话、微信了解小月的康复进展,持续关注她的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