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运城盐池色彩斑斓宛若调色板,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因素 嗜盐古菌:是一种在高盐环境下生存的极端微生物,细胞能产生色素蛋白,颜色多为红色,或浅红或深红。在运城盐湖的高盐环境中,嗜盐古菌大量繁殖,其产生的红色素使湖水呈现出红色、粉色、暗红色等多种色彩。 盐藻:诞生于10亿年前的单细胞浮游生物,在中低盐度卤水中呈绿色,当盐度增高时,内部会积累红色物质β-胡萝卜素以增强抗盐能力,从而使湖水颜色发生变化。而且,当嗜盐古菌和杜氏盐藻共存时,二者数量比例的不同还会产生黄色等其他颜色。 卤虫:一种高盐度环境中诞生的浮游动物,体长1厘米到2厘米,也被称为“仙女虾”“盐水丰年虫”。虽然卤虫本身不能使盐湖水变色,但大量密集的卤虫漂浮在水面上时,可能会对盐湖的拍摄产生错觉,让人以为是卤虫让盐湖水变成了红色。物理因素 光照:阳光的照射角度和强度变化对盐湖色彩影响显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阳光照射盐湖的角度和强度各异,使得盐湖中的水体、生物、矿物质等对光的反射和折射情况不同,从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例如,清晨阳光较弱时,湖水可能呈淡绿色;随着阳光增强,盐藻光合作用加剧,颜色逐渐变深。 蒸发:运城地区气候较为干燥,蒸发量大。湖水蒸发使得盐度升高,一方面促使盐类物质结晶析出,不同盐类结晶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颜色;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盐藻、嗜盐古菌等生物的生长和色素积累,进而改变湖水颜色。化学因素 盐度:体现盐湖水浓度的单位叫“波美度”,当波美度在5度到15度的时候,湖水颜色呈绿色;当波美度在16度到25度时,湖水会呈现黄色;当湖水的波美度在25度以上时,会呈现红色。不同盐度条件下,盐湖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分布不同,同时也会影响盐类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状态,进而影响盐湖的颜色。 无机盐成分:盐湖中的盐类物质成分主要包括硫酸钠、硫酸镁和氯化钠等,这些盐物质主要来自于中条山的高镁白云岩。不同的无机盐成分及其组合变化,是湖水色彩斑斓的重要化学基础。人为因素:运城盐湖有着4600多年的开采史,古人实行的垦畦浇晒法,将大盐湖分割成一个个小盐池,用于晒盐。每个小盐池就是一个小生态,水体环境不同,所孕育的生物种群也不同,这种人为开采的方式,为盐湖产生五颜六色奠定了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