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量产,对全球光刻机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吸引了欧洲工厂主动上门求贴牌。以下是具体的介绍: 上海光刻机量产情况上海微电子的28nm DUV光刻机已实现量产,并于2024年进入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用于车载芯片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下一代设备计划2025年交付,支持多重曝光工艺突破7nm制程。 欧洲工厂上门求贴牌的原因成本与性价比优势: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生产方面成本优势明显。例如中芯国际扩建28纳米生产线,产品报价有竞争力。上海微电子量产的28纳米光刻机,虽精度逊于国际顶尖产品,但能满足大部分成熟芯片生产需求,且在成本控制上有优势,可帮助欧洲工厂降低生产成本。市场需求与供应缺口:全球芯片市场中,成熟工艺芯片需求大。中国企业在28纳米芯片生产上发展迅速,华虹集团订单排至2026年。欧洲工厂可能因自身产能不足,或无法及时满足市场对成熟芯片的需求,希望借助中国光刻机贴牌生产来填补供应缺口。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上海微电子在光刻机研发和生产上不断取得突破,其28纳米光刻机量产是重要里程碑,且下一代设备计划支持多重曝光工艺突破7nm制程。欧洲工厂看到中国光刻机技术的发展潜力,希望通过贴牌合作,提前布局,为未来可能的更深入合作或技术引进做准备。环境适应性强:上海微电子生产的光刻机环境适应性强,能经受东北严寒和非洲高温环境考验,对于不同环境条件的欧洲工厂来说,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稳定性,可减少设备因环境因素导致的故障和维护成本。 对全球芯片产业的影响冲击ASML垄断地位:2024年国内晶圆厂采购国产设备占比超15%,预计2025年将突破25%,直接冲击ASML在中低端市场的垄断地位。随着中国光刻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量产规模的扩大,全球光刻机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ASML需要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推动全球芯片产业链调整:欧洲工厂与上海光刻机企业的贴牌合作,将加强中欧在芯片产业的联系,促使全球芯片产业链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可能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重新审视和调整自身在芯片产业的战略布局。加速成熟芯片市场发展:上海光刻机量产及与欧洲工厂的合作,将增加全球成熟芯片的产能,满足市场对相关芯片的需求,推动汽车、家电、工业控制等众多依赖成熟芯片的领域发展。
|
|